作者:金玮 (新浪微博:@金瑋)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端详着腕上的手表,陷入沉思,想着该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IWC万国飞行员系列马克16
与腕上这块IWC Mark16结缘,大抵算是一见钟情了。那时的我,偶尔会闲逛闹市商场,其中便包括淮海路,而一些品牌腕表专卖店即开设在那条路上。心怀猎奇,遂逐一推门而入,探听着与手表有关的故事。店家销售人员均会如数家珍般地对我娓娓讲述一些与各自品牌有关的历史,如数十年前南美某国的解放运动领导人毕生最中意某名牌的一款手表,而这一名牌的手表现如今仍为许多人所推崇,并且价格着实不菲。他们同样也会为我介绍一些手表以及那些经历百年的沧桑,委实令我唏嘘不已。出于职业习惯,他们可以依据一个人所佩戴的手表,判断其品位之高低。我选择IWC Mark16这款表倒与品位无关,系纯粹的欢喜,它属于一见到就直抵人心的类型。精钢的表壳意味着刚硬,黑色鳄鱼皮表带则呈现着柔软,表面的黑白是不一样的分明,清晰地印刻在心底,教自己觉着简单与直白。
镀荧光物料的指针与大时标提供清晰读时
也许在一些人眼中,手表绝不仅仅是手表,更是一种艺术收藏品。但我不具备这种鉴赏力,只谓耳濡目染。手表于我而言功能依然只是手表,或者谓之是物化的时间表征。有时候,时间的具象就是伴随有“滴答滴答”声的手表指针转动,生活就是在这般“滴答”中走过。腕上那块搭载机械机芯的手表,可以在上弦时体会那一份转动表冠的触感和细微的阻力,放在耳边也可以谛听到擒纵叉敲打擒纵轮发出的声音。其实自己知道,这就是时间。
密封的表底盖上镌刻它的身世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并不好的习惯——总是习惯性地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便要低头看一下手腕上戴着的表,明确现在的时点。还记得在学生时代,一节40分钟的课,我几乎每隔5分钟便要低头看一下手表,盘算着距离下课还有几分几秒,为此也曾被老师多次“请”出教室然后挨训。可惜这样的习惯至今未尝改变,无非是将看表的间隔时间有意识地拖长而已。
防滑表冠上起链来很方便
现在佩戴腕表看时间,一者是为工作安排考量,二者也是在计量着从指缝间流淌的过去。我晓得,时间是无法暂停的,那一天那一秒的定格,单纯是在一个人的印象里,徒劳无益地将手表暂停在彼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手表,应是丈量心情的一种刻度。每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光坐标中,内心世界一览无余,满脑子的情绪灵感回忆好恶统统归位,急急徐徐曲曲折折。照亮了深藏的潜意识冰山,大脑旮旯中积存的嗔怪喜悦,以及,历历而过的86400个嘀嗒里数不清的相应喧喧。
想来,既然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不是如花美眷,而仅是似水流年,那便执著地为自己添置了一块钟爱的手表——IWC Mark16,随身佩戴。伴着机械准确的走时,去体悟时间的逝者如斯,将万国表举在耳畔,精算着原来爱上一个人已经一年二个月又十五天零九个小时。█
爱表的上海人: 好分享,帖子很有味道。我今年也入手了一款马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