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彭彭
外表呆萌内心严谨的表迷,怀表控,懂技术,讲审美,关注钟表收藏。
█ 佳士得《时代巨铸》拍卖会于5月22日圆满结束,总成交价为124,842,500港币,我们邀请资深钟表藏家彭彭为我们挑选如下拍品进行点评。
LOT 2216:朗格猫头鹰白金
生产年份:约2011年
表体描述:18K白金表壳,直径42毫米,黑色表盘,型号140.029,附原厂证书,盒子及外包装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320,000 - 500,000 港币
成交价:500,000 港币
点评:朗格相对高价的表款里,除了Datograph外,猫头鹰是最为保值的,尤其是基础款。基本上每次拍卖的成交价徘徊在45万港币的左右。其机芯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革新,所有的bug与小遗憾都已经没有了,是今天市场上最完美的跳时跳分腕表。
LOT 2216:芝柏铂金陀飞轮计时腕表
生产年份:约2010年
表体描述:铂金表壳,直径40毫米,镀银表盘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三金桥陀飞轮结构
估价:110,000 - 200,000 港币
成交价:300,000 港币
点评:这是GP很有代表性的一枚腕表,不仅带有计时功能,同时还带有品牌经典的三金桥陀飞轮结构,将陀飞轮安置于表背的安排遵循了古董怀表的设计。此外,盘面的也使用了立体宝玑数字与柳叶针的组合。成交价超出估值上限50%,对于GP来说是不俗的成绩。
LOT 2223:IWC万国表“战驹”特别版
生产年份:约1995年
表体描述:18K白金表壳,镶嵌方形切割钻石,直径42毫米,附盒子及外包装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配万年历、追针计时功能、陀飞轮及月相显示
估价:400,000 - 800,000 港币
成交价:3,250,000 港币
点评:万国庆祝品牌成立125周年的“战驹”是将ETA7750改造极致的一枚腕表,曾经的拍卖价格一度超过200万人民币,而如今基本是一半的价格。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基础型”,每种材质品牌还为一些VIP独特定制少量特殊版本,比如这枚连表带上都镶嵌钻石。特殊款里的特殊款,那么溢价可以相当可怕,所以最终的成交价到多少其实都是合理的。拍卖行给出的估价,有些不严肃。
LOT 2225:香奈儿J12
生产年份:约1995年
表体描述:18K白金表壳,直径39毫米,黑色陶瓷表盘;18k白金及黑色陶瓷表链,全长约145毫米。表壳及表链镶嵌镶有共重约31.97克拉的长形切割钻石,以及共重约0.39克拉的长方形切割红宝石。编号为1/5,附原厂证书、盒子及外包装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800,000 - 1,600,000 港币
成交价:2,000,000 港币
点评:极尽奢华的J12,这才有点像香奈儿的范儿。不过,这样的表也就只有在香港可以取得傲人的成绩。相对钟表拍卖来说,亚洲市场对于近现代表的热度最高,欧洲则更倾向于古董表,美国市场介于中间。这枚J12可以说是香奈儿毕业表了。
LOT 2236:爱彼长方形孤品女装腕表
生产年份:约1996年
表体描述:18K白金表壳,镶嵌方形切割钻石及红宝石,表壳尺寸为23 x 34 mm;镀银盘,时标镶嵌红宝石;孤品,编号为1/1,附后补证书
机芯:石英机芯
估价:80,000 - 160,000港币
成交价:350,000 港币
点评:我曾将看到一枚蓝宝石与钻石镶嵌的,也是独一无二,石英机芯,最后不到10万港币成交。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买。所以,以后只要看到大牌子,好镶嵌,漂亮,没怎么见过,价格不贵就一定先买下来,估计亏不了。
LOT 2243:爱彼皇家橡树15202IP
生产年份:约2018年
表体描述:表壳和链带的主要部分由钛制成,而表圈与链带的较小链结则由铂金制成,表壳直径为39 mm;经典的Petite Tapisserie小格纹装饰烟熏蓝色表盘,搭配白金立体时标;限量生产共250枚,附原厂证书、盒子及外包装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800,000 - 1,600,000 港币
成交价:1,500,000 港币
点评:多次事实证明,对于今天的运动表热潮,只有最尊重原著的设计,市场的表现最理想,鹦鹉螺是这样,皇家橡树也是这样。没有任何复杂功能,超薄尽心,与之后的复杂功能限量版相比毫不逊色。对于这类腕表的藏家来说,复杂款的选择很多,而像这样的“基础款”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必须得买。
LOT 2282:宝玑不锈钢单按钮计时腕表
生产年份:约1948年
表体描述:精钢表壳,直径38 mm,黑色表盘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240,000 - 400,000 港币
成交价:2,000,000 港币
点评:拍卖行并没有对这枚表做更深入的研究。的确,它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军表,但倾斜的设计的确在宝玑的计时腕表非常罕见。此外,在双键计时早已成为主流的50年代,这枚腕表依旧使用了单键设计,这也许也是从倾斜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来看,它应该属于品牌更具订单少量生产的品种。估价40万港币上限最终被200万港币的成交价超过5倍,我希望是品牌给买回去了。不过,一定有一个underbidder,这绝对是真爱。因为,1948年适逢二战的最激烈尾声,战时表的素质普遍低于非战时,此外,宝玑在这段时间也是品牌的低谷期,所以,有理由相信,这位“差一口”藏家,或者最终拿到这枚表的非博物馆藏家,他们一定有超级强悍的宝玑收藏。
LOT 2288:江诗丹顿222
生产年份:约1976年
表体描述:精钢表壳及表链,直径37 mm,深灰色表盘;型号222于1977年推出,以庆祝江诗丹顿成立222周年。此系列仅限量发行500枚不锈钢、120枚金钢和100枚18K黄金。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160,000 - 320,000 港币
成交价:437,500 港币
点评:三个大牌子里,最不温不火的就是VC的222了。即使是好品的历史原作,在当下的市场热度,价格依然还是上不去呀。
LOT 2302:百达翡丽Ref.5101
生产年份:约2007年
表体描述:铂金表壳,30 x 51 mm,配陀飞轮及10天动力储存显示,型号5101,由蒂芙尼销售,2007年制,附后补证书。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650,000 - 1,300,000 港币
成交价:2,187,500 港币
点评:今天,能有资格在量产百达翡丽腕表盘面上印有品牌名称的就只有Tiffany了。一般,Tiffany的商标会给表款带25%左右的价格加成,如果是热门款,有可能是翻倍。这枚5101的情况则更是特殊,经销商的商标是刻在了表壳侧面,独树一帜,最终直接让这枚表的常规成交价翻倍了。100万的一行刻字,在百达翡丽的世界里,可能真的不贵。
LOT 2307:百达翡丽Ref.6104
生产年份:约2014年
表体描述:18K白金长形切割钻石自动上弦天文腕表,配星空图表、月相及月亮轨迹显示、天狼星及月亮中天及日历显示,CELESTIAL,型号6104,2014年制,附原厂证书及后补证书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1,400,000 - 2,400,000 港币
成交价:4,750,000 港币
点评:去年10月份的时候,链带的版本也就才不到300万港币。这才半年多,就已经涨成了这样。最近和朋友聊天,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外形夸张的“大表”涨势特别迅猛,我想这可能是一方面热钱太多,另一方面新进入钟表拍卖市场的客人数量也不少。不过,对于整个行业来看,毕竟不是坏事,相比于其他传统的艺术品投资门类,钟表仍然还在起步阶段。
LOT 2310:百达翡丽Ref.3939
生产年份:约1999年
表体描述:铂金腕表,直径33mm,配三问功能、陀飞轮,黑色珐琅表盘及宝玑数字,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11,600,000 - 3,200,000 港币
成交价:4,125,000 港币
点评:虽然对于黑色珐琅表盘在书面上有所争议,但是从事实层面上来看没有任何的问题。黑珐琅与铂金的搭配可以说是百达翡丽的顶级组合,无论古董还是现代,而三问陀飞轮的经典组合组合完美的诠释了复杂与精准。其实,在我看来,百达翡丽的现代超级复杂腕表,有这么一枚足以。最终的成交价是稍微超过估价上限落槌,可以的。顺便说一句,另一枚黑色珐琅盘的3939是2011年慈善拍卖的不锈钢版本,140万欧元。
LOT 2317:百达翡丽红金三问怀表
生产年份:约1899年
表体描述:18K红金表壳,直径49mm,配白色珐琅表盘及宝玑数字,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120,000 - 220,000 港币
成交价:237,500 港币
点评:百达翡丽怀表中含有使用三层珐琅表盘的,这是此枚怀表最大的亮点,同时后补整数中中还确认了这个配置。很遗憾的是,防尘盖的所有雕刻已经被打磨掉。如今,百达翡丽三问怀表的价格徘徊在20万人民币左右,拍卖市场已经并不是很常见了,相对于腕表价格的水涨船高,怀表的价格虽然稳中有升,但依然是不温不火,因此,交易热情不高。
LOT 2319:爱彼铂金三问追针计时怀表
生产年份:约1925年
表体描述:铂金表壳,镀银盘宝玑字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320,000 - 650,000 港币
成交价:725,000 港币
点评:爱彼的旗舰型怀表,由于壳子采用铂金,所以在当时的售价几乎等同于一枚黄金版本的大复杂怀表。铂金在怀表上的应用兴盛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但从机芯来说,属于中高等级,表壳材质为这枚表加分不少,差不多四分之三吧。
LOT 2320:爱彼黄金三问万年历怀表
生产年份:约1899年
表体描述:18K黄金表壳,直径50mm,镀银盘,配月相及闰年显示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320,000 - 650,000 港币
成交价:600,000 港币
点评:机芯原本为猎壳设计,因此秒针的在现在的3点钟。此外,一改普遍使用薄型机芯的习惯,这枚AP的复杂机芯很是厚实。表壳的做工极为精美,粗线条但细节处理的极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60万港币的价格不贵。如果要二选一的话,我认为这枚比铂金的上一枚好。
LOT 2337:百达翡丽银正方形腕表
生产年份:约1925年
表体描述:银表壳,尺寸为26 x 36 mm,配镀银表盘及夜光数字时标,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80,000 - 160,000 港币
成交价:162,500 港币
点评:早期的腕表一般采用的是女士挂表的机芯,档次往往不高。表壳材料使用了罕见的银。从表盘的状态不难推测是被修复过了,但效果令人满意,夜光的功能在古董表里是不容忽视的加分项。综合考虑,这是一枚很稀有的古董百达翡丽,虽然方形表不如圆形表吃香,最终还是以超过高估成交。
LOT 2338:百达翡丽Ref.3445
生产年份:约1965年
表体描述:铂金表壳,直径35mm,镀银表盘,时标采用长方形钻石,配日历显示,附后补证书及盒子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650,000 - 1,300,000 港币
成交价:1,375,000 港币
LOT 2339:百达翡丽Ref.2526
生产年份:约1954年
表体描述:铂金表壳,直径35mm;镀银表盘,小时时标采用明亮型切割钻石,刻钟时标则采用长型切割钻石;铂金表链,长度约180 mm;附后补证书。据信迄今为止以铂金制作的同款腕表仅有24枚。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估价:1,200,000 - 2,400,000 港币
成交价:3,750,000 港币
点评:基础功能的高价百达翡丽往往拥有以下三个共同点:热门的经典型号,该材质的表壳数量是最少的,表盘往往使用非白色珐琅或钻石刻度。这两枚表就是典型的例子,金属链带属于锦上添花的元素。
LOT 2340:百达翡丽Gübelin双签名Ref.1436
生产年份:约1965年
表体描述:18K黄金表壳,直径33mm,追针计时功能腕表;镀银表盘,其上有百达翡丽和著名零售商Gübelin的签名;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2,400,000 - 4,800,000 港币
成交价:5,500,000 港币
点评:百达翡丽的古董“量产”追针的型号是1436,这里说量产,也仅仅只有140枚左右,机芯由Vajiux提供。根据资料,黄金的1436至今发现59枚,而此枚是唯一带有经销商古柏林Gubelin签名的一枚。表壳保存状态非常好,表耳粗壮,金印清晰。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来看,除了1518、2499这样的万年历计时外,其余类型的古董复杂功能百达翡丽腕表的出现频率均处在下行通道。因此,见到好的,能收一枚就收吧,收藏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时间,等不起呀。
LOT 2343:百达翡丽Ref.1526
生产年份:约1948年
表体描述:18K黄金表壳,直径34mm;万年历腕表,配月相显示,附后补证书及盒子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500,000 - 950,000 港币
成交价:500,000 港币
点评:腕表的品相不错,虽然经过打磨,但是壳子整体依然很壮实。1526是百达翡丽第一款量产单万年历腕表,按理说价格应该很贵,但由于尺寸的原因,从百万港币级别一路下探到50万港币的水平。在古董表的世界里1、2毫米的差别就是天堂与地狱,由于当时的设计问题,这分毫的差距在手腕上极为明显。我很羡慕手腕细的朋友,即省钱,又能戴超好的表!
LOT 2346:百达翡丽Ref.2499
生产年份:约1972年
表体描述:18K黄金表壳,直径37.5mm,万年历计时腕表,配月相显示及经翻新黑色表盘,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1,000,000 - 2,000,000港币
成交价:5,125,000 港币
LOT 2347:百达翡丽Ref.2499
生产年份:约1970年
表体描述:18K黄金表壳,直径37.5mm,万年历计时腕表,配月相显示及经翻新银色表盘,型号2499第三代,附后补证书
机芯:手动上链机芯
估价:800,000 - 1,600,000 港币
成交价:3,250,000 港币
点评:可以预见的未来,高品质古董表的价格会越来越高,拥有者会越发惜售,同时,高品质的修复会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我觉得古董瓷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作为收藏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或没有”的问题,并非谁都能轻松的找到那些稀世珍宝,又轻松的一掷万金购入囊中。因此,这两枚表的好成绩一点也不奇怪。这个市场也许并非是越来越疯狂,也可能是想明白了的人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