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A哥(新浪微博:@A哥_AVR)
钟表爱好者,电子工程师,狮子会会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百达翡丽,人称“A哥”。
█ 半年前,老廖(廖昱,宝珀中国区副总裁)问我:“老A,你对宝珀有多少了解?”我想了一下,如实问答:“我还停留在20年前买表的时候,印象最深刻是你们家的日月星,还有从没见过的表王1735。”“那一定要找时间去宝珀机芯工厂和制表工坊看看,作为朋友来不要有压力,了解一下今天的宝珀,看完后再告诉我你的看法。”
对这个邀请,我起初是有些担心和犹豫的,主要怕一些固有的思维影响我的判断力。但最后还是决定放空一切,当自己是个小表迷,去朝圣瑞士复杂制表的中心——汝拉山谷,用“电子工程师”的外行身份旁观。
从洛桑去汝拉山谷的路上,看着外面景色,还是掩不住兴奋,毕竟是我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汝拉山谷。进出山谷只有两车道,想像一下,大雪封山的情况下,瑞士人反正没事干,除了造人外,那就研究钟表,这就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细节决定成败
一进Blancpain宝珀机芯工厂,接待的马修(Mathieu)叮嘱大家,这里不可拍照,然后我这趟神秘的处女行正式开始了。
想不到第一站是原料仓库,有成堆排列整齐、不同尺寸及厚度的钢带、铜条。下一个大车间,看着铜条从机器左边进去,经过冲压从右边出来一个圆形基板模型, 另外一台机器将薄一些的钢带送进去,经过连续4道冲压,吐出一个细小的手表零件。模具车间就在隔壁,工人根据图纸生产和调整零件的对应制作模具,包括测试手表零件和成品的测试具,而在工具车间,四位工人在生产工厂所需要的各种刀头及钻头,满足传统机床和CNC数控的需求,甚至连宝珀机芯工厂的手表安装调试工具都是自产,看到这部分活脱脱的一个传统机械加工厂,真是熟悉的工人阶级味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做电子设计时,从原理图到PCB(线路板)到样板,针对特殊应用需要再设计测试软件来采样信息,对PCB测试也要做对应的测试夹具,因为自有产品,找不到通用设备就只能自己做工具,好处是一一对应,而且内部沟通更容易磨合,但伴随着成本提高。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上到二楼才看到精加工设备,传统的机械加工中心,操作员每出几个零件初模就认真用牙刷一一清理它们,再一个岗位的工人则抽检刚出来的零件,再人手登记在纸上,年复一年做同样的动作,换我早疯了。
终于看到CNC数控设备,设备昂贵,每台从50万欧到300万欧不等,而且还在慢慢添加中,工具车间的刀头在这里得到应用,根据程序运行自动更换刀头,对零件进行加工,即使CNC数控出来的零件,也有人工工位做20选一的采样抽检。
这里我还是纠正一下对CNC数控机床的误解,网络上对CNC数控机床的理解,一块金属丢进去,经过超牛逼的程序控制多轴刀头就出一个成品,感觉有了CNC无所不能。
其实,首先CNC得根据要加工的零件开发出对应的控制程序,根据不同的材质还需要配合不同的刀头,如果一个机器臂要生产另外一个零件,那么就得更换程序和重新调整出样。CNC数控适合少量多样的样品生产或大量的单一零件生产。 要知道钟表的CNC数控设备不便宜,有实力的才买得起,成本的分摊需要时间和产量,那些以为CNC数控解决一切的思想者,真正去做实业的时候才会发现,理想很浪漫,现实很苦逼。
而且CNC数控只是整个生产链上一个小部分,而钟表商需要从机芯设计、零件开发、组装、测试、定型、小批量内部实际运行、量产、品牌推广、销售、售后,等待市场反馈再修改调整。
下一个车间是清洗,有多个不同清洗液体的清洁池对每个零件进行反复处理,但竟然闻不到味道。
换上白大褂和鞋套进入手表安装楼层,首先看到一个房间在处理盘面的转印,通过高倍电子放大镜,将图像放大在显示屏上一一检查,又几个样品放在旁边,肉眼根本看不出啥瑕疵,但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检查,确认这些是废品。
我们参观时应该是到了吃饭时间,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安装部件,看到其中一位女士只在做把头零件的安装,每装完一个,用目镜检查后再放一边,盒子上贴着二维码以便可以为后续安装检查来源。
恰恰不小心看到某两大顶级品牌的订单在完成最后的机芯安装。
中午吃饭时候,我默默总结上午所见,瑞士制表业一直讲究合作,可以机芯外购,表壳外购,零部件外购,最后组装也是一种模式,那为何还要这样累,宝珀从头到尾、从A到Z每样都要自己做呢? 其实很简单,这才是真正的“Manufacture”,制造商核心技术控制在手,看起来成本是贵,但长期来说,命运在自己手,不会因为某短板被其他工厂卡着脖子。做电子那么久,见过被某零件缺货搞得关门的案例多的是,没搞过实业的很难理解里面的艰辛。
高度决定广度
下午参观梦幻中的圣地宝珀在Le Brassus大复杂制表工坊,正面照片已经在杂志上见过无数次,终于我也来了,这里竟然可以随便拍照。
宝珀1735
1991年推出的宝珀1735腕表,是当年最复杂的腕表,汇集多项复杂功能——超薄、三问报时、陀飞轮、万年历、月相与双追针计时,在其经典表壳内,其机芯足足由744枚零件组成,复杂世界纪录在很多年后才被打破。当时的历史背景,1989年安帝古伦举行了“百达翡丽艺术”主题拍卖会,才真正将机械表复苏点燃,要知道1991年推出宝珀1735腕表,倒推算一下研发周期,至少在1985年就已经立项,在没电脑的时代,能做出如此高复杂的1735表王,可见当时宝珀在高复杂制表领域的高超技术及对市场的高瞻远瞩,站在传奇1735表款的零件墙前,除了震撼,无话可说。
有了这样的深厚技术背景,如陀飞轮、万年历、时间等式、三问、双追针等都不在话下,更有卡罗素、中华年历、机械式测深仪等独创功能。
宝珀陀飞轮(左)和卡罗素
两款宝珀三问演示
制表师在窗明几净环境中安装测试,走过他们身边时,对你微微一笑继续投入其作品,与大复杂坊融为一体。
我不得不提FP机芯厂(2010年,Frédéric Piguet正式更名为宝珀机芯工厂),FP与宝珀千丝万缕的关系,亲密无间的合作,自2006年以来,宝珀推出了不少于40枚全新机芯,无人可及。除了供应给宝珀自用外,也对外提供机芯,如业内大受好评的计时机芯Cal.1185,就被多个高级品牌使用,而百达翡丽的177机芯就来自FP 21。
Cal.1185
在大复杂制表工坊两楼小角落有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历史博物资料室,未来更多关于宝珀的历史将被整理发掘,五十噚的历史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谁第一个设计了现代机械潜水表? 众说纷纭,其实答案很简单,玩一下古董潜水款,看是否有单向旋转外圈就行,因为当时宝珀注册了单向旋转表圈的专利,所以其他品牌类似的外圈只能双向,只能等到宝珀的专利期失效,才能跟上,而单向旋转外圈是潜水表最基本的必要功能。
宝珀五十噚
在金雕工作室,国宝级大师在创作中,最让我意外的是她用的工具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源自她的爷爷,原来是雕刻世家,这份传承在宝珀继续发扬光大。
而我熟知的宝珀全历月相,在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石英风暴中,宝珀着重发展结合了全历与月相的产品,至今,宝珀配备月相功能的腕表款式,已经达到60个以上,它囊括了品牌签名式的美学元素,既是经典月相,也是经典宝珀,就是这份坚持活生生地将月相打造成宝珀的第二个Logo。
放下偏见才有精彩发现
其实我的固有思维:宝珀为何是顶级品牌?内心深处不敢正视宝珀的高速发展是主因。百闻不如一见,横亘在我心头的疑惑一扫而光。
晒着太阳懒洋洋的躺在沙发里,端着酒杯看着美景发呆,无厘头问马修,为何这个餐厅有宝珀的挂钟,马修说:“这说明这店符合宝珀对美食的要求,这就是生活。”
“生活”两字一下让我醒了,当浮躁的世界充斥着各种杂音,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显得尤其重要。
突然才深刻明白豪哥在广州给我们分享的话:“傲慢源自偏见,偏见源自无知,放下偏见才有精彩发现。”
瑞士宝珀之旅不虚此行,我也学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