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个月我们在日内瓦展会上体验了一下帝舵碧湾的新款格林尼治型,当时我就说,这块表是新品里最具实力的两款腕表之一,然后我看大家的意见也是比较同意这种说法。
> 点击图片可以跳转到表展上的帝舵体验 <
那我比较好奇的是,离开了展会现场的照明条件,这块表在自然的光线下,或者说生活场景中还会让我觉得“哇塞,好漂亮”吗?另外,它和更早的款式相比有哪些变化,这都意味着什么?下面我就围绕这几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先聊一下客观的参数和配置。精钢表壳,直径41毫米,厚度大概在14.6毫米左右。碧湾格林尼治型上面最重点的设计——这个表圈,如果看到过2018年黑面那款的话,你的体会直接套用过来是完全没问题的。红蓝的色调、标识的设计,并没有进行额外的调整。精钢的表圈框架,配合阳极氧化铝字圈,可以双向旋转。旋入式表冠,带来了200米的防水能力。帝舵碧湾有一些新品会把表冠的凹槽做得比较深刻,同时间隔又比较大,拧表冠的时候会有更明显的摩擦力。这次碧湾格林尼治型没有体现出这个变化,表冠凹槽还是原来那种比较细腻的状态。表链这部分,新品分为钢表带和织纹表带两种款式,价格也不一样。我手上这条钢链大家都很熟悉,没有长度快调(T-fit),所以,新品这次更新的重点就是蛋白色的表盘。放在自然光下面以后我可以确认,盘面并不是绝对的白色,主要是它没有纯白色会带来的刺眼的感觉。不过无所谓,不管你怎么定义这种颜色,它都是帝舵碧湾第一次尝试在红蓝可乐圈中间搭配比较明亮的表盘。雪花针,第二时区指针依然是红色,这根针和24小时表圈配合起来可以显示另一个时区当下是几点、几分。3点位置带日历窗。MT5652 自产机芯,我实际用下来是真的非常的稳定,而且上链效率也不错,只要每天都戴,可以忘掉手动补链这回事(亲测)。这次更新的幅度从某些角度上说,真的不大,拥有老款碧湾格林尼治型的用户可以想象新品戴在手上的那种份量感和厚度。不过话说回来,光是改了个盘面配色,腕表给人的感觉还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帝舵碧湾带第二时区(GMT)的表款都是上手以后,会相比实测值更薄一些,底盖的凸起部位和隆起的表镜容易被忽略掉。如果13.5毫米是你能接受的极限厚度,那碧湾格林尼治型哪怕有14.6毫米这么厚,但依然是值得尝试的。41毫米的表壳直径属于比较标准的男表尺寸,这块表上并没有什么会让它显得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设计存在,大家根据平时的经验选择就可以了。我建议手腕比我粗一点,比如18厘米的腕围,戴起来比例会更加协调。然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换了个盘面颜色会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吗?如果红蓝搭配的可乐圈是你想要一块两地时腕表的根本动力,那这块碧湾格林尼治型毫无疑问是最具针对性的选择。蛋白色的盘面让表圈的存在感变得非常突出,特别是拉开距离以后,哪怕盘面上的细节、logo都已经看不清了,但表圈的对比效果明显还是能够吸引人。不是说黑盘旧款的可乐圈人家就get不到,只是新款能更快更有力地强调这一点,甚至红色的指针也看上去特别得鲜明,这个系列的特点变得很容易把握。虽然只是简单地换了个颜色,但说服力我可以给满分。当然,新款碧湾格林尼治型在某些地方会扣掉一点分数。蛋白色表盘会降低时标的对比度,确认时间会吃力一点,不过这和它的正面作用相比较的话,我觉得可以接受。表带没有长度微调会让我有点犹豫,因为人在不同状态下,手腕会有粗细的变化。比如冬天和夏天,腕围会不一样,有长度微调的话体验感可以保持在最好的水平。新款在这方面还是不够完善,这点比较遗憾。
说到可乐圈,这么多年下来,黑色的盘面肯定是所谓“最标准”的配置,从当年劳力士给泛美航空的机组人员设计可乐圈 GMT Master 开始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不过哪怕劳力士自己也一直没有推出白盘的款式,陨石面已经是最接近这种感觉的形态了。所以帝舵这边在2018年从最标准的款式起步,非常安全,佩戴的时候不用有太多顾虑,而今年新款就在大家都喜欢的红蓝圈之外又找到了自己的个性,今后一段时间里,大家看到红蓝白的配色就会想到碧湾格林尼治型。也就是说,这个系列开始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是通常认为的“性价比非常突出”,或者“ 明智的平替之选”。所以我的结论是:今年的碧湾格林尼治型是系列目前最值得买的一款。那和碧湾专业型比较一下,该买哪个呢?这个问题在去年碧湾专业型的那期里面已经详细说过了,今天再为大家打几个补丁。它们的厚度差不多,所以不用考虑“买哪个会显得更薄一点”这种情况。但碧湾专业型的表径看上去会明显小一些,不光是2毫米的差距而已。碧湾格林尼治型的时标和指针多了金属的外框,表现力更强。另外,当然,碧湾专业型的表链长度快调也是一个优势。所以很简单,如果你就是冲着表圈去的话、或者你喜欢大表,那就买碧湾格林尼治型。否则,选碧湾专业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