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些秘密,你还是别玩手表拍卖了!豪哥教你玩拍...
12回复

行家教你玩拍卖(下)

2014-06-09 张澍生



本文选自《时间·艺术》2013年3月·增刊(总第310期)
《时间·艺术》华语圈最专业的手表杂志

原文标题:拍卖
撰文:张澍生

成交

2011年摩纳哥Only Watch拍卖现场不锈钢Ref.3939这一标的成交


拍卖得手后,就要按下槌价加上佣金付款。现在三大行的佣金都是25%,超过一定额度是20%。佣金多年来有很多变化,最低时是10%-15%,也有高过现在。佳士得曾有段时间佣金太高,被人诉诸不正当竞争,罪名成立要退还多收的买家佣金。

成交本来没什么好写的,不就是简单的交款取表吗?其实不然,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大行对付款条件卡得很严,现金付款不能超过8万港币,银行付款必须是自己名下的户口,若他人代付,就要代付人写书面声明,美其名为防洗钱,还有很多不近人情的繁文缛节。这些关卡不见得可以堵住“犯罪”,反被认为是店大欺客,把绝大部分爱表人士搞得很烦很狼狈。有一次我用了和老婆联名的账户汇款伦敦,苏富比一定要我提供她的身份证以及我和她的关系证明,几千英镑几乎要把我的结婚证公诸于众,乡土气息浓厚的黑白照片对着全世界傻笑,成为张晓刚天价油画的原型。相比之下,安记就人性化很多,任何方式任何户口无任欢迎无需表白。

也有个别不买账的大买家,就是不认两大行的这些规矩,比如,就用别人的账户付款,你若不要,就当流拍,甚至断交,听说最后还是拍卖行让步了,这世界这年头哪有跟钱过不去的呀。但我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硬是塞钱不要,还被佳士得羞辱了一番。

2010年11月15日佳士得日内瓦秋拍,得表两只,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是我的,另一只PANERAI(沛纳海)是帮朋友拍的,为图省便,我叫朋友将他PANERAI(沛纳海)的款直接汇到日内瓦。十天后,表到香港,我拿着自己署名的本票到佳士得取这两只表,但佳士得不放,理由是日内瓦虽然收到PANERAI(沛纳海)的款但不是我名字汇出的,要退款,这是我第一次领教有钱不收的大家风范。于是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凭我的本票先放我的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PANERAI(沛纳海)另案处理。香港方面说做不了主,要下午请示日内瓦。
我再上佳士得时答复说日内瓦不同意这样做,因为两个Lot都是我的名下,只能同时放,不能先放某一只。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就等于买表,先买一只,再买一只,分开付款,有何不妥?再次离开佳士得,本想打道回府,但由于这只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我要在台湾加装透明后盖,台湾的朋友正在香港等我。无奈之下,只得再登三宝殿,我提出,只要先放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我怎么配合都行。我主动提出,佳士得可以刷我的信用卡作PANERAI(沛纳海)的担保,先放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等PANERAI(沛纳海)的款从日内瓦退回给我朋友之后,再以我的名义汇到日内瓦,收妥后再择日取PANERAI(沛纳海)并退回我的担保......我觉得这是自己吃亏而成全佳士得的万全之策,没想到佳士得说这样做对不同的卖家有失公平(这个道理有点深奥),还是拒绝。

我在香港已比原计划多呆了一天,两天上了三次佳士得,一再塞钱一味不要,一再退让一无所获。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决定弃标不要了,大不了上佳士得的黑名单,但我以后仍可以用别人的名字参拍,更甚至,没有佳士得也不会地球不转。我于是马上电话我朋友,两只表都不要了,跟佳士得一刀两断!但万万没有想到,佳士得在我头上拉屎拉尿,这位朋友居然还不肯放弃他的PANERAI(沛纳海),令我瞬间积聚的雄性荷尔蒙硬生生被中和掉,命根儿差不多出现高潮居然被提前拔出来了。他不撒手,我就不能发作,只能继续低声下气,至今我还认为是奇耻大辱,对朋友间患难见真情有更深的感悟。

经验

钟表拍卖的游戏规则并不深奥,但要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还得靠经验。参与拍卖有各路英豪,目的各异。博物馆或超级收藏家,留意的只是拍卖目录的封面封底,现场的高潮都由他们制造;二手店家或炒客,买入只为以后卖出;但大部分还是像我一样的普通收藏者,我的经验也仅限于此。

经验其实很简单:一颗平常心,充分做功课。一场拍卖,拍卖官总希望掀出高潮,给你电话的人也非等闲之辈,一口一价声声急,没有平常心很容易被气氛误导。其实,颗粒无收没理由沮丧,因为并无损失。反而一网打尽,也难言高兴,你的标全中了,是否创了新高?也不是很高明的结果。除了平常心,还要先做足功课,因为开拍时场面混乱,机会稍纵即逝。做到胸有成竹后,更有平常心。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说到底,一场拍卖就是一场游戏,玩玩而已,这一场稍有遗憾或不够尽兴,还有下一场,就怕你没这么一长串零的存折陪拍卖行玩下去。








拍卖前如何做功课?就是细读目录看预展,遇到问题问专家。上一期已有详述。总结自己多年的得失,所有遗憾都是功课不足做成的。再补充一点,看目录,除了研究品牌、功能和估价,还要特别留意所附的包装和配件,很多入门者都会大意,其实会相当程度地影响成交价。尤其是限量表,有很多杂七杂八的证书和非同一般的盒子。

在做功课的时候,有时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有朋友看上同一个拍品,如果都不相让,只有拍卖行偷笑。有一种解决方案是,说出各自的心理价位,然后低的让高的,但实践证明其实是高的让低的,因为到了朋友的低价位,你就不好意思往上叫,犹豫之间下槌了,你的朋友在你的价位之下成功,这种事情我经历过,霍爷就更多了,他的性格是孔融学习的榜样。另一种解决方案更为常见,就是有一位高风亮节,成全另一位。这就要看是什么人了,谦谦君子如锺大师和霍爷是可以的,我和霍爷之间就经常谦让,因为相互能体会并欣赏对方的让步,下次就让回去。但事实上很多“朋友”得手后不见得谢你,以后还一如既往继续占你的便宜。所以,我奉劝各位朋友,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志在必得的拍品就不要打探朋友的意图,没到自己的价位绝不撒手,反正是公开公平竞争。至于可要可不要的玩意儿,不妨谦让一下。

位于伦敦邦德街的苏富比办公楼

帮人拍卖,我经常干,但并不怎么得心应手心情舒畅。尤其委托人是刚涉足拍卖又小肚鸡肠的,因为他们一般都不看预展,拍品到手就发现与期望颇有落差,并且拿到的可能是光秃秃的表头,鳄鱼皮带还留在纽约或日内瓦。有一次本来是开筵庆贺处女拍成功,但其人整顿饭都在骂骂咧咧,话虽然是冲着拍卖行的,但我脸皮薄,怎么听着都是朝我来的,至少我未尽到告知详情的责任。其实他不知道,拍卖行的佣金是净收的,表回香港的运费、保险等杂费都要买家另付,异地付款再收手续费,这些费用在吃饭之前我自己都咽下去了,没算在他的应付款内。但朋友不满意,我连拍卖欠账都懒得去追,于是此人的账单比我公司的不良债务更难处理。我的脾气在表坛有口皆碑,但其实我不是很大量的人,下次就不敢跟这种人玩了。

以上可能是特例,但托人拍卖的人,总应该看看预展,尤其是古董表,实在不能去,尽量委托资深的专家代劳,不然很难理解“好少少贵多多”的奥妙。

还有尴尬事,有时别人委托我代拍的目标刚好是自己的心头好,朋友之间难表隐情,只好割爱。所以,如果你要托好友代拍,你的第一句话就要问清楚你的所托是否他的所爱,这是朋友之间最基本的修养。

还有一些成功秘笈,不想现在公开透露,怕搬石头砸自己脚。等我退出江湖之后,再和盘托出。

研讨

除了觉得拍卖好玩,其实一直在留意个中规律,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我很怀念Patrizzi当政时期的安帝古伦,原因之一是有很好玩的无声拍卖(Silent Auctions)。就是在预展期间,除了目录上的拍品,还有一大堆不在目录的钟表挂上Lot号码(不是目录上的号码),标上估价放在那里,随便看,你愿意出多少价就写在纸上以暗标形式交给工作人员。拍卖行收到所有报价之后绝对保密并过滤出中标者,到正式拍卖结束后,同时公布无声拍卖的结果。中标者是出最高价的人,但成交价却不取这个最高价,而取第二高(次高)价加上佣金,如果加上佣金超过了最高价,才用最高价。

拍卖成交不用最高价而用次高价,正是这一点引起我的注意。我原来以为这是Patrizzi本人的创新,因为他是鬼才,点子很多,后来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克里(Vickrey)在1961年的设计。为什么无声拍卖不像公开拍卖用最高价而用次高价成交呢?这里面是有学问的。

在拍卖实践中,一个人的心理底价和真正出价经常有差异,这与当时氛围和个人性格都有关系,不然就没有“后悔”之说了。无声拍卖如果像公开拍卖取最高价成交,就有可能出现以下结果。比如有一个标估价5万-6万,甲愿出8万,乙愿出7万5。但由于是暗标信息不对称,当甲下标时可能犯嘀咕(王寂就经常这样):假若大家最高只出到6万,我出8万会不会成了冤大头,犹豫之间可能只下7万,而乙可能是雷厉风行的人,就下7万5,乙中标,甲就会好不生悔,因为自己原来的心理底价高于中标价。理论上说,拍卖的最佳结果应该是:拍品最终被愿出最高价者拿下,送拍者得到最好的价钱,拍卖行赚取最高的佣金,成功的拍卖设计就应是这样。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每个人拍卖的心态和策略不同,拍品最终未必为愿出最高价者得到。

但如果拍卖行采用维克里的妙计,即以最高价中标,但以次高价成交,就可以避免这种遗憾。如果排除共谋,所有人都会没有顾虑地一次性报出自己真正的底价。甲如愿出8万,就会直接写8万。因为如果乙或其他人想投机出低价,甲也能共享这个投机的成果——以次高价而不是8万成交。如有人高于8万,甲不介意,因为超出了他的意愿。如果甲压低至7万出价,而乙在7万与8万之间出价,甲就会后悔压低出价,还不如迳写8万。所以这种制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无声拍卖的博弈难题。

但为什么公开拍卖不能用次高价成交呢?这很简单,因为是公开的,当甲叫到6万时,乙叫100万,就没人敢跟了,乙以次高价6万成交,把很多愿出6万以上的人都封杀了。

我们现在拍卖采取每口向上的叫价方式是传统的英国式拍卖,其中一个缺点是比较拖沓,较难控制每个标的时间。就算我只是坐在旁边看热闹,一场拍卖跟下来,都差不多要虚脱,更何况是工作人员。如果是标王,多费点时间也还热闹,最讨厌的是一大堆几千一万的玩儿,一千一千地往上加,都打瞌睡了还没轮到自己的目标。

在此,我提出自己认为理想的拍卖模式。10万以下的东西,采取荷兰式拍卖,就是一口一口往下(不是往上)叫,只要有人举牌,这个标就他中了,省很多时间。比如,估价5万-6万的拍品,从12万起往下叫,到10万有人举牌,就是他的了,如果没有,再往下叫,到8万有人举牌,就在8万停止,如此类推。当然会有几个人同时举牌的情况,那就在这个价位上马上改为英式拍卖往上叫,决出一个胜者。

也就是说,一场拍卖的前半段,先用荷兰式拍卖风卷残云把10万以下的标清理掉,再用英式拍卖对付中高价的拍品。我觉得起码省一半时间。把低价拍品高速处理掉,并不是不尊重拍低价标的朋友,而是这个价位即使失手,损失都在可忍受范围,不妨快点,时间对于大家都是宝贵的。至于拍卖行就更乐见其快,低价标的佣金微乎其微。

荷兰式的下行叫价较之英式上行叫价,肯定少了你争我夺往上哄抬的热闹场面,有人据此认为荷兰式拍卖的成交价应该低于英式,可能也是拍卖行不愿采取的原因。但我却认为不一定,甚至有可能拍得比英式还高。还是举上例,估价5万-6万的拍品,你的心理价位是8万,如用英式,从4万往上叫,可能到了6万甚至更低就下槌了,你就“省”了2万。但如果用荷兰式从12万往下压,到了8万你就不敢犹豫,马上举牌,结果比英式还高,这正是拍卖行应该偷笑的。

除了英式和荷兰式,拍卖方式其实还有很多,钟表拍卖是否只有现行的英式适合,的确值得探讨。(完)

学习了

学习了

拍卖的经验真的要靠自己去在实践中摸索。要真金白银的买东西才能知道应该什么方法更适合自己。把豪哥的话再说明白一点:拍卖要自己看预展自己拍,不要委托别人进行拍卖给人家添麻烦。现在网络,电话那么方便,为什么不自己进行?

说的很详细啊。给许多初进拍卖场的朋友很好的建议啊

佳士德最难搞了,朋友让两位大佬陪着去取我拍下的表 (一只是他的),也吃过闭门羹。就是支票上面的名字问题。。。

学习了

lichen602188 发表于 2014-6-10 16:17


说的很详细啊。给许多初进拍卖场的朋友很好的建议啊
哪天可以派上用场了

jason 发表于 2014-6-10 18:23


佳士德最难搞了,朋友让两位大佬陪着去取我拍下的表 (一只是他的),也吃过闭门羹。就是支票上面的名字问题 ...
说明严谨嘛

好多知识,特别关于拍卖的方法讲究有意思

科普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