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古董怀表
89回复

序:接触表这种玩意也八个年头了,一直不敢说对表非常了解;一来没财力,二来表的世界着实太大,门类太多,要玩得精而博几乎没有可能。



近年,我开始对古董怀表发生浓厚的兴趣,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多天价表就算标榜承载着传统工艺(如珐琅,高超的金雕,倒角等)作为定高价的理由,却经不起仔细推敲(通常珐琅画得没有古董的细致,金属加工工艺没有古董来得养眼)。很多所谓“平民”,“实用”的款式价位虽然并非天价,却仍然要耗上一个普通工薪族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工资,而且仅仅是普通的大批量工业化产品而已,实用性完全比不上很多只需数十至数百美元的电子表,还容易掉链,普通的打工仔还花不起这脑筋。再者,机械表到了今天,赏玩,炫耀和话题性早已取代了原有的实用性。试想下,新表最多也就是PK一下谁面子比较大,速度比较快,价钱相对低而已;古董表,特别是古董怀表,趣味远不止这些,有年代,历史,结构,工艺,流派,品相,鉴定等话题性极佳的特质;而且,同样的价钱,古董怀表的素质(尤其是工艺)往往远胜于现代表(杜飞之流乃今日极少数,可以忽略),举个例,同样是装饰性打磨,现代表的机心上往往只有单调划一的条纹(甭管叫日内瓦纹还是格拉苏蒂纹),而哪怕是再大路的美国量产款怀表,机心上的装饰纹也是多姿多彩,编排得不落俗套,细节处理就更不在话下了:能抛光,倒角的地方毫不马虎,最起码比现代表上那单调的机械削角要来得精彩。



怀表是个大世界,光是辨认真假,鉴别品相就是个不小的课题,同时,由于很多古董怀表的品牌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已经物是人非,又因为是二手货的缘故,所以很多有新表情结或者对此道缺乏了解的表友们对古董怀表望而却步。不过这些问题在今后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有些特别的功能结构或者只适用于怀表上,也只有怀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性能或者效果,
问表就是最明显而有力的例子之一。笔者曾经有幸听到过几位资深玩家手里的古董三问怀表的报时声,那真的是清越悠扬,醉人心神。相较之下,缩小到手表体积的问表就诊时相形见绌了

:无论是FPJ,积架还是PP,报时声要么音量不足,要么声大夹恶,总而言之就是不如人意。










另外,问表结构本来就不适合放在实用性倾向较强的手表上,因为问表结构对一块手表的三防性能(防水,防尘,防震)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为表壳侧面必须开个大口子。更重要的是,一款手表只要带有问表功能,身价肯定过百万!(不包括中国表业产品和IWC这类模块化产品),而同类功能结构的古董三问怀表才索价数万至数十万(视乎品牌,结构复杂程度和品相而定);另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工艺和用料达到最高级别的基本款怀表,众所周知,杜飞的作品,特别是名作“返璞”(simplicity),如今索价数十万人民币,只因为其工艺做到了极致。殊不知,早在1870-1940年代,欧洲,美国等地有很多品牌和制表师的作品早就做到了同样的境界,而且还成为了杜飞这类制表师的仿效对象和榜样。



试想想,古董怀表集性价比,工艺和结构优势于一身,还有其他诸多现代表无法比拟的优势,预算有限的表友为何不考虑入手古董怀表呢?









【开卷有益】原来倾斜摆轮设计的陀飞轮这么早就造出来了




刚接触机械钟表的时候,总是以为很多东西是近年的发明,譬如什么磁力结构啦,四锤三问啦,哗啦哗啦的都是新发明,很厉害。



到了接触怀表的历史,越是学得深,越是觉得自己像个井底之蛙,很多东西根本就是前人的实验园地,早玩剩下了;结果,一经后人“发掘”,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创新”设计,其实没几个真的是原创的新产品。



今天,咱们来个穿越游戏,看看“高富帅”牌(Greubel Forsey)的倾斜摆轮式陀飞轮的源头。



2004年,刚刚创立的“高富帅”牌发表了摆轮倾斜30度的“Double Tourbillon 30°”,一时之间,技惊四座:














实际上,早在1927-1928年间,来自德国格拉苏蒂地区的瓦特·普伦德(Walter Prendel)就已经造出了一款同样是倾斜30度的六分钟旋转周期飞行陀飞轮:


















其实,我们还可以追溯到1857年的美国,安德鲁·波特(Andrew H Potter,注意,这不是艾伯波特!)制作出来的倾斜摆轮式陀飞轮:














1857-2004,这中间隔了整整147年啊!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完全空白!还不知有多少前人的发明被误认为今人的创新!


好帖好贴。 :victory:

我们需要这样的好帖。

我也一直觉得,三问加双追这样的复杂功能,怀表最佳。明摆着的,首先用起来最顺手,其次听起来和看起来也最清楚,更何况听起来声音注定是最靓。

不过,后来,我也不再排斥三问加双追这样的大复杂手表(当然,我的钱包一直干瘪,所以排斥一词其实无从谈起)。事情的另一面,正是这类手表的制作在相当程度上远比同等功能怀表难,所以更为珍贵。自然,做得好的,寥寥无几。

怀表确实有相当的趣味性和把玩性,入手价格也很不错。但相比手表,怀表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携带不便,不像手表那样天经地义方便戴在手上。在现在这样的时代以至未来,这个区别是“致命”的,细细讨论起来可以没完,但我的结论就是特例除外(如Cal 89、Graves超复杂),怀表的价格注定不会达到手表的高度。这对于怀表收藏者爱好者来说其实是好事一桩,大家可以更注重玩的喜乐,少想到钱的烦恼。

schen 发表于 2014-4-8 06:27


好帖好贴。

我们需要这样的好帖。

一句话,快点开通怀表板块吧,我很多帖子只能在怀表板块开了以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发表的...

【基础翻译】如何判断精加工级别(现代机心篇,已增加资料图)




原文出处: 时区论坛(TimeZone) 最高级板块


原作: 华特·奥德斯


http://people.timezone.com/library/archives/archives631704850001139451



注意:本文比起原文有删节,删除了一部分主观性较强且容易产生迷惑的文字,望谅解。



镀层:分三等:最低级别的机心夹板表面是充满毛刺的, 鎏金次之, 最好的机心通常是镀铑的. 在电镀之前, 夹板通常就已经被施加了不同种类的装饰性打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日内瓦条纹(法语中称 cotes de Geneve)和相对较廉价的鱼鳞纹(又称烧饼印). 最高级别机心的夹板的表面都是极其顺滑的(没有毛刺),带有亮丽的倒角抛光, 和削角抛光打磨的螺丝及其他钢件. 镀层通常应该呈泛白色光泽,而非泛黄或泛灰,而且更不应该带有污渍和划痕. 夹板之间的空间应当不紧不疏,恰到好处.










所有的螺丝都应当被抛光

. 从低到高的级别排列是: 平面抛光的; 抛光且带有倒角打磨的; 带有平面抛光,外缘倒角且内槽带有

打磨

倒角的. 螺丝的头部应该于夹板表面绝对持同一水平线.










所有肉眼能够见到的钢制零件都应该被抛光, 而且在最顶级的表款中, 钢件的抛光应该是“黑色抛光”,即:在某些光学条件下,抛光的钢件呈现出黑色的光泽. 抛光得不好的零件看上去是灰蒙蒙的,这种质量的抛光完全是表面处理工艺不匀称的产物. 最佳质量的抛光也应该能够发出丝绸般的圆润光泽.






棘轮和齿轮的工艺同样重要. 不论是齿轮边缘打磨,剔除毛刺还是其他工艺对于齿轮和棘轮的运行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


































机心的加工质量也是受到宝石轴承质量的影响的. 颜色最深却最清晰的宝石轴承是最理想的. (在高度工业化的制表业,颜色是可以通过添加铬氧化物和铝氧化物达到改善宝石轴承的质量. 当宝石轴承被直接安装到夹板或者桥板(钻压式镶嵌), 宝石轴承必须开油槽,油槽处倒角抛光. 有时候为了美学的需要,更有可能要搭配套筒。使用套筒的宝石轴承不是被装嵌机械直接打入孔洞,而是跟套筒一起被镶嵌到特定的位置. 宝石轴承的形状, 镶嵌孔洞的形状, 配对宝石轴承

(盖石加轴承)

的运用绝对会影响到一块机心的质量, 而且比起精加工更重要. 钻石则是盖石的理想材质.










在理想情况下,对于那些肉眼一般看不到的零件(隐藏在夹板和面盘下的那部分)的工艺处理应该和可以直接看到的那部分处于一样的水准.在夹板,特别是摆轮夹板上,施加手工雕刻通常可以大幅度提高一块机心的美感

. 我觉得一些机心没有这种雕刻很遗憾,有一种美中不足的感觉.






















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的最佳办法是用肉眼去比较不同的机心. 在现存的厂家中, 白搭, 挨批(AP), 狼狗(LANGE)和积架(JLC)算是目前少数几家还在继续批量生产高素质机心(这里是就美学和其他装饰性工艺而言)的厂家. 其他的厂家基本上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加工产品的,IWC是个不错的例子,尽管页使用部分JLC机心,但是加工标准低得太多.



当你用肉眼去比较采用同款机心的JLC地理学家款和IWC的小葡萄牙的时候(两者均具备透明表底) 一款具有鎏金工艺和蓝钢螺丝,另一款只靠草草雕刻的摆陀去遮掩不堪入目的机心,高下立现. 在现在这种市场气候下(追求机心美学装饰), 采用廉价方法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的确已经非常普遍. 但是不少厂家在这种条件下还是采用透底还真的有点令人惊讶. 当你欣赏过美不胜收的机心以后, 其他的机心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


50周年这只我有幸见过实物拆解
真赞

schen 发表于 2014-4-8 06:27


好帖好贴。

我们需要这样的好帖。

好的怀表依然很贵的呀

熊爷说的是。好的怀表依然很贵,应该的。:victory:

schen 发表于 2014-4-9 00:19


熊爷说的是。好的怀表依然很贵,应该的。
什么是“好的怀表”?我一直对这个字眼感到困惑...

老表迷pp 发表于 2014-4-8 14:44


50周年这只我有幸见过实物拆解
真赞
50周年的确复合“奢侈品”这一范畴,比起不少工具定位,却带有“高级工艺”的表款更值得把玩。

北极熊猫 发表于 2014-4-8 23:29


好的怀表依然很贵的呀
的确如此,没有了“品牌价值”这一虚火却依然昂贵的怀表往往是珍品,只因历史价值而稀有的高价美国怀表除外。

這個如何啊 ?

这个是积架原本用在腕表上的立体陀飞轮移植到怀表作品上的吧?

太高科技了,跟古董怀表是两码事,新有新的好,古有古的味。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4-8 07:01


【基础翻译】如何判断精加工级别(现代机心篇,已增加资料图)



LZ‘黑’IWC黑的句句属实,作为万迷,心痛不已,却不得不说:说的好

IWC的模组模式也是技术力不足的不得已为之

DanielXu 发表于 2014-4-10 05:28


LZ‘黑’IWC黑的句句属实,作为万迷,心痛不已,却不得不说:说的好
万国就是工具表的定位,宁可独立设计结构板路,也不愿意再打磨的功夫上花心思,很正常的。

如果满大街的表都是同一个思路,同一个定位,同一种修饰,那就完了。

DanielXu 发表于 2014-4-10 05:30


IWC的模组模式也是技术力不足的不得已为之
个人看来,非也。

IWC反而要玩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概念游戏,你们不是说ETA机心低级廉价么?好,我改个超复杂出来给你们瞧瞧,这就是战马的意义。

陀飞轮很难么?模块化就行了;谁说凸轮结构做不出追针?我偏要从怀表上吸取灵感做一个出来;问表?也给模组化了,声效么?另外一码事。

就概念而言,我很欣赏这款表,但是,我真的没有下手的兴趣。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4-10 07:03


万国就是工具表的定位,宁可独立设计结构板路,也不愿意再打磨的功夫上花心思,很正常的。

如果满大街的 ...
那什麽是工具表呢?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4-10 07:08


个人看来,非也。

IWC反而要玩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概念游戏,你们不是说ETA机心低级廉价么?好,我改 ...
中肯,新的见解

DanielXu 发表于 2014-4-10 15:20


那什麽是工具表呢?
工具表就是那些你怎么损怎么用都不心疼的表,说白了就是够硬,够贱,够壮,经得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