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浮光掠影 于 2014-5-11 23:50 编辑
今天与大家分享末代皇帝与花洒壶的故事。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溥仪作为满清最后一代皇帝一生浮浮沉沉,而最终归于平淡,而这一切似乎又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很多人可能会讶异末代皇帝与花洒壶何干,莫急,待我慢慢道来。
1908年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年号“宣统”。
1908年12月的登极大典融宗教与世俗于一体: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在太和殿,溥仪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12月2日那天,天气奇冷,溥仪又惊又冷,浑身打颤。侍卫内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队,一个个到他面前宣誓效忠。王妈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只有跟她在一起,溥仪才安心,但那天却不准她参加大典。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泮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我感到拖沓、沉闷,”溥仪回忆,“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而后的日子,幼小的溥仪,年仅三岁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紫禁城可想而知那种感觉多么的孤独且略带着一丝无助,似乎幼小的心灵在这偌大的紫禁城得不到片刻安生。
那大概是1910年的盛夏依旧年幼的皇帝在大臣们如集市般喧闹的嘈杂中退朝,一路上漫无目的观望,忽见一园丁正在用一款造型别致花洒壶浇花,这顿时吸引了幼年溥仪的目光,那滴滴甘露从花洒壶涌而出的瞬间,宛如一切未知而懵懂的烦恼皆随之烟消云散,融入尘土。随后多日这一场景在溥仪的梦中反复出现。而后年幼的溥仪便命人召集能工巧匠打造一把绝无仅有的花洒壶。
最终在多位京城能工巧匠的反复斟酌与打造下,一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花洒壶诞生了,随即此壶由张公公呈上金銮殿,当揭开此壶覆盖的面纱时殿上众人包括年幼的溥仪都惊呆了,此壶外形独具匠心,浑然天成,虽为铜质却流光溢彩,仿佛整个金銮殿都被笼罩在这斑斓的色彩当中,众人先是因这眼前叹为观止的景象鸦雀无声,而后待回过神来又欢呼雀跃久久不能停息。
之后的日子溥仪对此壶爱不释手,甚至上朝时也要此壶伴其左右。
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溥仪被迫退位。而后又经历了丁巳复辟等等浮沉,此壶皆伴随溥仪度过,即便舍弃诸多奇珍异宝,溥仪也未肯舍弃此壶。
1932年3月1日溥仪在日本扶持下建立满洲国,年号“大同”。1932年9月爱新觉罗·显玗(川岛芳子)造访,见兄长溥仪在把玩此壶顿生爱欲,溥仪迫于压力答应借其把玩数日,叮嘱其务必归还。而时至1932年10月显玗因田中隆吉安排再次前往日本,不舍此壶,随身携带,却因军部要事在身急于赶赴奉天而将此壶寄于一日本友人处保管。显玗回国后溥仪曾多次索要此壶未果。
随着1945年满洲国的覆灭,溥仪开始了万念俱灰的狱中生涯,直至1959年底获得特赦,但心中仍不忘此壶,曾多次托人找寻,无奈杳无音讯。
1960年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工作,这一切似乎在他年幼时就注定安排。年幼懵懂时的皇帝命人打造了一把花洒壶,暮年时皇帝最终成为了一名园丁。
后记:此壶在日本几经辗转最终由一名旅居日本多年的华人所珍藏,爱不释手,虽此壶流光溢彩不在,但岁月的积淀赋予了这把花洒壶更深层的意义。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这位华人,仅以此壶近照与大家分享。
avr 发表于 2014-5-12 08:39
故宫已经出到2.5亿美元回购该国宝,不知道现在谈得如何?
Angel 发表于 2014-5-12 10:20
又是一把壶的故事。
子龍 发表于 2014-5-12 16:00
文物背後就應該有故事,很感人,謝樓主分享
子龍 发表于 2014-5-12 16:00
文物背後就應該有故事,很感人,謝樓主分享
avr 发表于 2014-5-12 08:39
故宫已经出到2.5亿美元回购该国宝,不知道现在谈得如何?
Angel 发表于 2014-5-12 10:20
又是一把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