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历史频道】也说西辽,叶密立,虎思斡耳朵
99回复

事先说明,本文中有关西辽,叶密立和虎思斡耳朵的史料全部来自包括《辽史》,《契丹国志》以及蔡美彪,范文澜先生等人撰写的《中国通史》等资料在内的外部资料;

笔者并非学人,纯是荷筱织履,因车卖浆者流,仅以此篝灯自乐,并冀讨教达者而已。





背景史:辽朝的衰亡




西辽是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在辽朝(公元916-1125年,国祚共210年)内外交困,濒临崩溃时率众西迁后在中亚(今中国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和其他位居中亚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等地区)建立的地区霸权,属于辽朝的延续(这跟南宋作为北宋的延续是一样的),前后共存在87年(即公元1124-1211年,如果算上屈出律篡国统治的七年,则有94年,即公元1124-1218年),为汉文化,辽文化在中亚乃至欧洲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辽道宗朝(公元1055年-1101年),
辽朝的衰亡多半定局在道宗朝
:皇帝处理国事的方式荒唐到了要用掷骰子的方式来选拔官员,听信谗言逼死自己的妻子,间接害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章怀太子耶律浚,也是辽朝后期一个比较能为契丹社稷带来希望的继承者),迷信佛教到了“一岁饭僧三十六万,一日祝发三千”的程度
(有辽一代,一个大的地方建制人口才几十万,如此滥增僧尼人口,既令国家损失了重要的兵力,税收来源,更令契丹人民丢掉了血性。)




公元1101年,迷信佛教,穷奢极欲而又忠奸不分的辽道宗去世,继位的是在铺张浪费,无父无母且奸佞环伺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年在位),道宗留给自己孙子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女真人的实力崛起就是在道宗朝完成的,而且辽地,汉地贫富悬殊,饿殍遍地),军队几近毫无战斗力(多半是还俗的僧人,而且军官不识战斗,兵器装备多半失修),国库空虚(财富都用来浪费到宗教迷信和奢华的厚葬去了)。
然而,天祚帝并没有从祖母,父母的被害中吸取教训,也没有革新图强的计划和胆识,反倒继承了祖父的所有缺点且发扬光大
;终于,
一种名为“海东青”的猎鹰成为了摧毁大辽江山的导火索,也成为了西辽帝国建立的催化剂。








公元1114年,原生女真节度使,完颜部酋长完颜阿骨打(后来的金太祖了,公元1115-1123年在位)杀掉了辽朝前来女真领地索取“海东青”的银牌大使
(这种使者除了索取猎鹰就专事奸淫掳掠,女真与契丹积怨多半源自银牌使者的蛮横和奸淫),
并且正式举起了反抗辽朝统治的大旗. 女真人首战告捷,就攻下了契丹控制女真人的桥头堡——宁江州。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称帝,国号“金”(出自按出虎水,“按出虎”一词在女真语中意为“金”,因为该河水产金,且为女真民族发祥地,故有金一代有“金源一代”之称)


次年,又有遼主親征的達魯古之役和七十萬眾參加的門之戰,均以失敗告終。此時,遼朝政治上的腐敗,人民的窮困,已從根本上毀壞了遼軍的士氣和紀律,在斗志旺盛的女真戰士的攻擊下,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並不能使遼軍免于潰敗。
寧江州失守後,潰散的遼軍所至劫掠,朝廷惟恐他們相聚為患,不予加罪,于是“諸軍相謂曰︰‘戰則有死而無功,退則有生而無罪',故士無斗志,望風奔潰。”








寧江州一戰,敲響了遼朝滅亡的喪鐘,自此以後,在金軍的強大攻勢下,遼朝各地守將一觸即潰,紛紛叛降。
正如大石後來力諫天祚時所描繪的。“自金人陷初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澱,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幸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
就這樣,短短幾年內,金兵一越三千里直搗雲中,天祚帝只好率殘兵逃到夾山,成了名副其實的流亡天子。








下图(天祚帝末年辽朝版图):








先赞。再慢慢看。好贴~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4-5-14 14:22 编辑
进入正题:耶律大石輔佐北遼政權及西遷計劃的逐漸形成(上)




耶律大石(又称大石林牙),字重德,遼太祖八世孫,生于道宗大安三年(公元1087年)。因為是皇家子孫,自幼受到較好的教育,及成人後,既通遼漢文字,又善騎射。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即大石29歲那年,考取進士,從此踏入了仕途,活動在軍政舞台上。曾力天祚朝的翰林承旨,先後歷任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度使,直到保大二年春三月,天祚帝棄燕京逃奔夾山,數日無消息,國內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耶律大石不甘遼朝的覆亡,冷靜地觀察形勢,沉著地應付復雜紛爭的政治局面,贊同南京留守諸將的意見,與宰相李處溫,四軍大王萧干等引唐靈武故事,于當月十七日,擁立天祚帝的兒子,秦晉王淳為帝,號天錫皇帝,改元建福,設置百官,領布赦令,史稱“北遼”。北遼的建立,無疑在遼朝五京的核心地區,又樹起了一面抗金保遼的旗幟。當時天錫皇帝主有燕、雲、平、上京、中京、遼西六路,而沙漠以北,西南西北兩都都招討府,諸蕃部族等仍隸天祚,
所以《大金國志》上有“遼朝自此分矣”之語。北遼是-個獨立的地方政權,耶律大石又是其領導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當時北遼的“軍旅大事悉委大石”,而大石也不負眾望,在北遼立國九個月的時間里,抵抗住了南宋北上的勁旅,保衛了邊境。充分顯示了超人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外交才能。








保大二年五月以後,遼国邊境曾發生了一系列的激戰。五月下旬,宋帝命種師道總東路五軍進兵白溝,辛興宗總西路五軍趨範村,以圖對屯守涿州新城縣的耶律大石及肖干所率領的遼軍主力形成包圍之勢。五月廿六日,種師道裨將,前軍統制楊可世率軍與大石軍在蘭溝甸相遇,宋軍“為大石林牙所掩,大敗而還”,淳帝遂益師三萬余人渡白溝,廿九日與種師道兵隔河對壘,楊可世先遣人持黃榜旗前去招撫,大石看罷,毀旗罵道︰“‘無多言,有死而已'!語末竟,矢石如雨”。緊接著,大石又令將士們搶先渡河,分左右翼包圍宋軍,大敗宋軍。其主將楊可世也“中鐵蒺藜箭及骨,血流滿靴……墜兩齒,胸腹中流矢”。與此同時,辛興宗所率領進攻範村的西路軍也敗在四軍大王萧干的手下,于是“師道退保雄州,坐免官”。




十月十九日,五十萬宋軍再次與肖干,大石所率的不滿二萬軍隊戰于良鄉縣蘆溝河,史稱末軍“鼓鼙振天地,自古出師之威,未有盛于此”。然而人數上處于絕對劣勢的遼軍,依然达到了“鼓噪攻我,戰于料石崗,三撾方還”的战绩,
更為突出的是十一月下旬的燕京之戰。同月二十四日涿州降宋的遼將郭藥師,領常勝軍五千人馬入燕山,
守城契丹諸軍“皆效死戰”,而宋軍“無紀律,已而飲酒,掠奪財物,紛然恣淫”。
于是主政的萧后密遣人招回駐守蘆溝河的萧干大石軍,晝夜兼行,自南暗門入城,頓時“諸門皆啟,鐵騎突出”,宋軍且戰且退,“三晝夜不寢食”,人饑馬疲”,而“四軍、林牙兵勢狠戾”,終于將宋軍趕出京城。戰後“尸之填壕者,可藉而過,初選精兵六千,至是免者數百騎而巳,契丹獲馬五千,甲四千”,宋將“得潰兵四百余人入涿州。”








盡管遼軍主力在南線不斷取得擊敗宋軍的戰果,但此時更為強大的敵人乃是自北南下的大隊金军人馬。
“金人初于漠北為契丹苦虐幾二百年,一旦乘忿而起,其勢銳不可擋”
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十二月,金兵分三路南下,居庸關輕易失守,燕京危在旦夕。就在此時,北遼朝廷內部就何去何從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有人主張︰“金人方--,宜附之”,有人主張︰“遼宋百年,信誓可依,”四軍大王萧干本奚國人,欲就奚王府立國,惟有耶律大石,力主回歸天祚。當時有宣宗駙馬萧勃迭反對說︰“今日固台歸天祚,然而有何面目相見


?

大石“命左右牽出斬之。傳令軍中,有異議者斬”可見大石回歸天祚的決心已下,義無反顧。

大石回歸天祚的決心是建立在對總體形勢作了冷靜客觀的分析基礎之上的,是正確的。







早在北遼建立之初,天錫帝和萧后為了自身的生存,就曾經考慮過在宋金兩強之間屈就某一方,結為盟友,因而不止一次地向宋金派出使節,奉表稱臣,結果統遭拒絕。此時的宋金兩朝,為了各自的利益,已“議約夾攻契丹”,結成了聯盟。對宋結好金朝的外交政策,耶律大石曾激烈地指責過。馬擴在《茅齋自敘》上記載了遼宋白溝戰役之後,力肖干勒留南使問題,自己與大石交涉時的對話。大石首先質問︰“南北通好百年,何為舉兵,侵掠地上”?馬擴解釋說︰女真“累遣使人獻還燕地”,宋朝一直“不敢信從”,後听說女真要自取之,“朝廷不得不發兵救燕”。林牙作色雲︰“河西家(指夏國)累次上表,欲與興兵夾攻南朝,本朝每將章表付與南朝,不肯見利忘義,听用間諜。貴朝統一得女真一言,即便舉兵”。接著又說,其實這在我也無妨,“欲和則和,欲戰則戰,大暑熱,毋令諸軍從苦”。大石譴責宋朝的見利忘義行為,表現出一定的政治眼光和外交才能。既然宋金兩方都與北遼為敵,新建立的北遼政權只有孤軍奮戰,自強自衛了。
賴以大石,萧干等將士們的英勇善戰,北遼政權在南北強敵壓境的艱難困苦中,頑強地堅持了九個多月。但華竟眾寡過于懸殊,大石縱有回天之力,也難以南北兩線同時作戰,扭轉這已定的敗局。並且在斗爭實踐中,大石也逐漸看清,北遼並不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政權。
天錫帝耶律淳雖說“守燕十二年,得人心”,但在執政的三個月中,表現得虚懦,無能。《封氏編年》上記有知易州高鳳與通守王琮對他的評論是“燕王厭世”。在位僅三個月,聞天祚“合諸蕃五萬騎,約以八月入燕……甚驚”
,終于“憂懼成疾,病篤死”,而淳帝的寵臣李處溫與降宋的遼將趙良嗣曾結為莫逆之交,一直暗中往來,“一遣人北通金國,俟其大軍之來,期以內應;一南結童貫,願挾肖後,納士以歸”。事泄後被萧后賜死,“籍其家資,得見錢七萬余貫,金銀珠玉稱之,自力宰相,數月之間,四方賄賂公行。”再加之漢族人民的反抗情緒也是一股內在的摧毀力量。
天錫帝死後,“女主初立,謀遷漢人,或聞欲行誅戮,漢人被害……往往南歸”,“使南兵來此,內外相應,盡殺契丹,我輩可免日後之苦”;“漢人朝暮延頸鶴望,日俟天兵,欲歸王化”,漢族人民的斗爭是正義的,是北遼統治者咎由自取。








既然北遼外有兩大強敵夾攻之勢,內部又矛盾重重,難以長久自立,就自然要另

出路。


耶律大石反對萧干重新建立一個奚國政權,主張投奔盤踞在夾山的天祚帝,不無道理。首先奚王府地處中京,此時早巳成了金軍的淪陷區。以地勢險要的五關懷抱,“真用武之地”的燕京尚且難保,又怎能使奚國免遭同樣覆滅的下場呢?相反,天祚帝盤踞活動的夾山“在沙漠北,有泥潦六十里,惟契丹能達,他國不能至,金人每以為恨。”加上此時又陸續傳來天祚帝兵勢復振,幾出夾山,活動在漠南的消息。北遼的一位將領也認為天祚“天數未盡”,而金主更是三令五申“取天祚以絕燕人之望”。可見,天祚帝在契丹族內還有一定的影響和號召力。夾山的有利地形也可利用來積蓄力量。所以大石選擇了與天祚帝會合的行動方案,力排眾議,甚至不惜與長期以來在軍事上合作得很好的四軍大王萧干分道揚鑣。保大二年十二月初六,金兵入居庸關,萧后與萧干、大石等連夜出。萧干以奚、渤海人入奚王府,自號大錫皇帝,五個月後敗亡。大石以七千騎奔夾山,萧太后偕行。


耶律大石輔佐北遼政權及西遷計劃的逐漸形成(下)



保大三年二月(公元1123年),萧太后先行回到夾山,被天祚怒誅。四月,留後阻擊追兵的大石在奉聖州龍門東二十五里處,與婁室、馬和尚等率領的金軍交戰,失敗被俘。是月,金兵圍輜重于青家,大石被以繩系,強使為鄉導,直至遼主營。金人將秦王、許王、諸妃、公主、從臣及輜重裹攜而去。在金兵送遼族屬東行的途中,又俘獲了于白水濼迎戰的趙王習泥烈。獨余青冢寨軍中的梁王雅里,當時被太保特默格(原作特母哥)挾持宵遁,帶扈從千余人,馳赴雲內,歸天祚。天祚再生猜忌之心,惟恐雅里人多勢眾,壓過自己,又怕特默格生變,但欲誅不敢,僅詰責而已。到了五月,天祚帝決意放棄夾山,“渡河奔夏”。“從臣切諫不听,人情惶懼,不知所為”。特母哥等人私下議論說︰“事勢如此,億兆離心,正我輩效節之秋,不早為計,奈社稷何”!于是“遂兵劫梁王雅里,奔西北諸部,偽立為帝”,同月,斡魯等以被俘的趙王習泥烈,林牙大石等人和所獲的遼國玉璽,獻上金主。然而被俘的耶律大石身在金營心在遼,五個月後,(1123年9月) 終于找到時機,攜五子逃出粘罕營,沿途招集散在的遼朝人馬,回歸了天祚。




保大四年二月(公元1124年),“天祚即得林牙耶律大石兵歸,又得陰山室韋謨葛失(又曰瑪克實)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復收燕雲。大石林牙力諫︰‘……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天祚斥而不從,大石遂殺肖乙薜及坡里括,置北,南面官屬,自立為王,率所部西去。




如果說一年前燕京失守時,大石還寄恢復遼朝的希望于身居夾山的天祚帝的話,那麼此時天祚不審時勢,一意孤行,自取滅亡的行徑讓大石感到"他同遼王朝皇帝的聯系到底了"。他不得不離開這個“在‘皇船'失去了生存能力時,還拒絕了惟一能保證船繼續航行建議的外行船長”。
對今後發展的道路作出再一次的抉擇,其結果是,縱有千難萬險,大石毅然踏上了西遷的征途,揭開了西遼史上悲壯的第一頁。




耶律大石謀求向西保存發展實力的思想,如果說在撤離燕京時期已經萌發,此時該進一步成熟了。所以大石的西行不是盲目,逃奔式的行軍,而是有一定目標和計劃的。盡管整個西行的路線該如何確定,西行的路程會有多長,終點又在哪里,此時還難以預料,但避開宋金勢力強大集中的地區,向西北移動的大方向是巳確定了,而這個目標的制定,又是建立在對西北地區的情況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之上的,是切實可行的。




有遼一代,與西北諸國保持著較為友好和睦的往來。遼朝西境的主要鄰國西夏,長期以來,一直與遼朝保有朝貢和聯姻關系。一度為遼藩屬,被遼稱為甥舅之邦。遼末代君主天祚剛剛即位,“乾統元年,夏遣使來賀”。二年、三年,請尚公主,二年至五年,因被宋所侵,連續遣使向遼求援。而乾統五年,遼朝也“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乾順”。此後,夏國遣使,朝貢或在與宋斗爭中,請求遼朝援助的記載屢見史籍。直到保大三年,天祚播遷中,乾順還親自率兵來援。後為金師所敗。五月,乾順請天祚“臨其國”,大概是對屹順一片忠心表示感激,六月,蒙塵中的天祚帝還“遣使冊乾順為夏國皇帝”。天祚在走陰山,抵天德境野谷時,“夏將李良輔;將兵三萬來救遼”,與金將斡魯,婁室激戰于昂阿下水時“澗水暴至,漂沒者,不可勝計”夏軍戰敗,付出了一定的代價。與此同時,金朝方面對西夏,不斷軟硬兼施,或以割賜地拉攏之,或“移書夏人,諭以禍福”,進行威脅。而夏人的態度是“不盡歸戶口資帑,又以宋人侵賜地求援兵”,難怪金人懷疑西夏是有意“沮吾追襲遼王事也”,在暗中幫助遼主。所以直到最後,天祚帝每逢危機關頭,首先想到的退路就是入夏國。前面提到保大三年五月到十月間,天祚“渡河奔夏”就是一例。
一年後(公元1125年),天祚帝出夾山,被粘罕軍徹底擊敗。在逃奔南宋還是西夏的選擇中,“畏中國不可仗,乃謀西夏”,未至,被金兵擒拿

正因為西夏從始至終遼為善的友好態度,才使大石在考慮向西遷徒時,少有後顧之憂。




其次遼朝與西域諸國的關系也源遠流長。早在遼太祖阿保機時,就曾“西征至于流沙,阻卜望風悉降,西域諸國皆傾入貢。”
統和(辽圣宗的第一个年号,公元

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

)年間,王太妃出師西域,統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建可敦域,作為西北的邊防重鎮,經過多年的經營,“拓土既遠,降附亦眾”。
遼朝政府對這些降附的部落屬國,均采取“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不營城邑,不置戎兵"的羈縻政策,取得了"阻卜累世不敢為寇”,“自後一部或叛,鄰部討之,使用力相制,正得馭遠入之道”的效果。

此外,蔥嶺以西的波斯、大食,在遼初也相繼道使來通好。天贊二年,波斯使來,其明年大食使來。大食國王遣使為王子請婚,未允。次年,復遣使請婚,遼聖宗“以王子班郎胡思女可老封公主降之”。
蔥嶺以東的回鶻國同遼朝的交聘關系尤為密切。遼朝除了偶而在河西走廊用兵外,對鞭長莫及的西域,一向以友好態度相待,因此西域的通商大道始終向遼朝敞開著。為了招徠境外商販,遼朝還在西部靠近高昌的地方設置榷務。遼朝的繁榮吸引了諸國使臣和各方商旅紛至沓來,上京成為東西方國際貿易中心之一。“高昌國、龜茲國、于闐國、大食國、小食國、甘州、沙州、涼州,以上諸國三年一次遣使,約四百余人,至契丹貢獻玉、珠、犀、乳香、琥珀、 沙,瑪瑙器、鑌鐵兵器,斜里合皮、褐里絲、門得絲、帕里呵褐里絲,以上皆細毛織成,以二丈為疋,契丹回賜至少亦不下四十萬貫”

,其中回鶻與遼朝的貿易往來最為頻繁。上京特置“回鶻營”,接待回鶻商販,而高昌國主在互市中親與北主評價。

正因為這些頻繁的外交往來,推動了遼朝與西域諸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也增進了雙方之間的相互了解。由此可以想見,大石在西遷前,對西域諸國的情況不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對他們基本上會采取友好相助的態度也有一定的把握。以後在西遷途中,大石就曾經為假道致書回鶻王畢勒哥,得到他的熱情款待和支援。




最後還需提到的一點是︰“在遼帝國這座破碎的大廈里,僅余的尚未消耗殆盡的軍力是安置在西北邊防上的一大批有經驗的士兵和馬群。大石直趨西北地區最大的堡壘——‘Ko一tan'(可敦)對于這些近于被遺忘的部隊,給予了新的希望,大石的政治雄心獲得了群眾基礎”。
《松漠紀聞》上也有“遼馬數十萬牧于磧外,金未之取,悉為達實所得”的明確記載,這無疑使大石在西遷途中可以不斷得到人力和物力的補充,為西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資條件。








十世紀初至十二世紀初,歷經九主,二百余年的遼王朝已處在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崩潰前夕,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錯綜交織,日趨尖銳,在新興強大的金軍和南宋軍隊的夾攻下,終于在十來年的時間里就全面瓦解,結束了自己的統治。耶律大石目睹了遼朝滅亡的全部過程,親自參加了為挽救遼朝而與宋金軍隊進行的大小戰爭,並且在斗爭的實踐中,逐漸產生和形成了向西轉移,另尋根據地,以實行長期抗戰,保存發展實力,重建遼朝的方針。這才是大石西遷的內在根本原因,“諫兵不從”,“不自安”等不過是西行的導火索。大石不愧是遼亡後僅有的忠臣,
是一位杰出的歷史人物。他終生以恢復遼朝為己任,雖然最終未能實現光復故土的願望,但他所建立的西遼帝國,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中亞歷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看得我一脑子浆糊。惭愧!忘得差不多了。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4-5-14 15:00 编辑
大石称帝,西辽建国及定都



西辽于1132年大石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称帝时的版图:






耶律大石政权经过五年,实力已经相当强大,决定向外发展。重建辽国,固然是耶律大石和臣下最向往的,但是新兴的金国处于全面上升时期,实力很强。当时西域的情况则相反,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进入衰落时期,忙于内争,无力对外。
于是耶律大石政权决定先向西发展,扩大领域,建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然后再来消灭金朝,光复辽国。1130年2月22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他率军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的部族发动进攻,这些部族反过来也袭扰耶律大石的军队。耶律大石率军离开这里,向西征进,进入翼只水(今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也迷里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


1132年,耶律大石西征军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并在此修筑城池,招抚当地突厥部族。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宜于放牧;但是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不可能长期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一个威摄中亚的国家。
于是耶律大石决定通过高昌回鹘王国,向西扩展。他率军出发之前给回鹘毕勒哥送去书信,说辽朝“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回鹘王收到这封信后,耶律大石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只好大开城门,把耶律大石迎进宫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临行时又献马六百匹、骆驼一百头、羊三千只,并表示愿送质子孙,作为附庸,并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军队送到境外。


耶律大石率领军队翻过天山后,向西推进。东喀喇汗王朝的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耶律大石的军队被击溃,退至高昌回鹘王国。但这次回鹘王毕勒哥却再不迎接,而是掩杀、追袭,俘虏了耶律大石的将领撒八、迪里、突迭等。耶律大石带领败兵回到叶密立后,接受了这次出征的教训,继续“养兵待时而动”。 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第二年,即1131年,金军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北攻可敦城;又发燕云、河东夫运粮随行。金军的这次进攻却因为沙漠的阻挡而以失败告终,《大金国志》记载:“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耶律大石在东线击败了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西征喀喇汗王朝虽遭惨败,但及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族的拥护,户数达到四万,疆域空前扩大,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
1132年2月5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叶密立城登基称皇帝。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志皇帝”,建元“延庆”。至此,西辽王朝创立完成。


西辽王朝建立后,由于深受汉文化和中原政权典章制度的影响,虽然僻处西域,耶律大石依然仿照辽国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并改元为“延庆”,册立皇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同时规定王朝官方语言为汉语。
作为附属国的喀什噶尔东部喀喇汗朝也深受影响。由于西辽统治者对伊斯兰教的宽容伏待政策,喀什噶尔在西辽统治期间,在经济、文化方面也有相当的发展。
据12世纪末期阿拉伯史学家依宾·艾尔阿梯尔记载,西辽在征服喀什噶尔后,并不干涉当地的治理,仅征收当地百姓每户每年一个迪纳尔的金币,各地首领只要在衣带上系一个西辽颁发的银制腰牌,就算西辽政权派驻当地的官吏了。




附录:
关于西辽东方疆界的研究




从方舆论坛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帖子:魏良弢著《西辽帝国的疆域》,其中提到“《金史》记载,大定十五年(1175年)粘拔恩(即《辽史》之乃蛮)部君长撒里雅、寅特斯率康里部长孛古及三万余帐“求内附,乞纳前大石所降牌印,受朝廷牌印”⑥。粘拔恩部在辽代游牧于阿尔泰山和谦河之间。其首领接受西辽的牌印,说明他是菊儿汗的附庸,其领地自然属于西辽帝国的疆域。这条史料同时也说明,西辽王朝的东北边界在1175年之后应退到阿尔泰山一带。”(乃蛮人于1175年归附金朝)




西辽灭东喀喇汗国

1132年,当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巩固住地位之后,开始扩大领域,他首先率领军队南下,再次进入高昌回鹘王国。国王没有组织抵抗,便归顺了西辽。耶律大石把高昌回鹘王国并入西辽版图,但仍让它继续统治这一地区。1130年耶律大石进攻东部喀喇汗王朝的喀什噶尔地区失败之后,把进攻目标转向七河地区。


早在耶律大石西征之前,在喀喇汗王朝的边境上已住着一万六千帐从辽朝来的突厥—契丹人,东部喀喇汗王朝委派他们守卫边疆,赐给他们份地和奖赏。以后东部喀喇汗王朝与这些突厥—契丹人发生矛盾,强迫他们与妻子隔离,想使他们从此绝后。这些突厥—契丹人自然不愿意,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后来这一支突厥—契丹人与耶律大石的部队会合,但耶律大石并没有率领军队向前挺进,而是驻扎在边境上等待时机。


东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马德汗死后,儿子易卜拉欣继位,他是一个无能的人,葛逻禄和康里不再服从他,而且经常欺凌他,袭击他的部属和牲畜,他也无法控制局势。1134年初,易卜拉欣听说耶律大石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便派出使臣,请求他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衮去。耶律大石接到请求后,便率领大军开进巴拉沙衮。
耶律大石把易卜拉欣汗降封为王,保存了东部喀喇汗王朝对喀什噶尔与和田的统治,作为附庸国;同时也对这些地区派出军队。巴拉沙衮地区,是可耕可牧的“善地”。于是耶律大石决定建都巴拉沙衮,后将其改名为
虎思斡耳朵
,改延庆三年为康国元年。
他把沙黑纳(意为监督官)派往各地,康里人也服从了他的统治。

全盛时代(公元1134年-1175年)的西辽版图:





称霸中亚:西辽大败塞尔柱




1137年西辽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向外扩展。
它首先进入费尔干纳谷地,在这里大概没有遇上什么抵抗;继续向西推进,到达忽毡。在这里遇上西部喀喇汗王朝的马赫穆德汗的抵抗。两军交战,喀喇汗王朝军队被击溃,马赫穆德汗逃回首都撒马尔罕。“事件严重地震惊了它的居民,恐慌和沮丧加重,单等着灾难的降临。布哈拉和河中其他城的居民也是这样。”然而西辽军队却没有乘胜前进,而是停下来巩固新地盘,等待更好的战机。








1141年,喀喇汗王朝又爆发了康里人与葛逻禄人之间的民族冲突。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向自己的宗主塞尔柱突厥人的苏丹桑贾尔求援。在此之前,马赫穆德汗被西辽军队打败逃回撒马尔罕后,已经苏丹桑贾尔派出使臣求援,说穆斯林遇上了灾难,鼓动他保卫穆斯林。呼罗珊、西吉斯坦、伽兹纳(里海西南),马赞兰德(里海南岸)和古尔(阿富汗中南部)的国王们都带兵加入。桑贾尔集中了十万多骑兵,1141年7月渡过阿姆河。当他听到马赫穆德汗关于发生冲突的情况后,便向葛逻禄人进攻。








葛逻禄人派人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给桑贾尔写信,为葛逻禄说情。不可一世的桑贾尔不但没有接受说情,反而要耶律大石接受伊斯兰教,否则就要武力解决。耶律大石下令进军,他率领军队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与敌相遇。耶律大石在达尔加姆狭谷立营,并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领兵二千五百攻桑贾尔军队的右翼,枢密副使萧查刺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领兵二千五百攻其左翼,自率其余部队攻其中军。桑贾尔军队的右翼是将军库马吉,左翼是西吉斯坦国王,中军由自己亲率。








1141年9月9日会战。桑贾尔军虽先声夺人,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西辽军队越战越猛,桑贾尔的妻子、两翼指挥官及著名伊斯兰法学家胡萨德·奥玛尔被俘,桑贾尔侥幸逃脱。桑贾尔军队伤亡惨重,死亡总数达三万人。耶律大石以少胜多,获得大胜并占领了西喀喇汗都城撒马尔罕。
(《辽史》记载,桑贾尔联军“
横尸数十里
”。)








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带着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仓皇逃奔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捷尔梅兹),渡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从此塞尔柱王朝退出河中地区。
耶律大石领兵进入撒马尔罕。耶律大石让西部喀喇汗王朝继续统治河中地区,并封马赫穆德汗的弟弟伊卜拉欣为桃花石汗,留下一名沙黑纳,监督其统治。耶律大石把西部喀喇汗王朝变为自己的附庸之后,便派大将额儿布思进军花剌子模国。额儿布思进入花剌子模后,大肆屠杀平民,洗劫村落,迫使花剌子模的沙阿即思投降。阿即思向他表示愿效忠菊儿汗和交纳年贡三万金狄纳尔及其他贡品。缔结条约后,额儿布思从花剌子模撤军。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
耶律大石是辽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
“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
在蒙古征服中亚时,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耶律楚材说:
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耶律大石死时,儿子夷列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氏,名塔不烟。她比辽朝历史上一些皇太后更厉害,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但她这种做法,并未引起皇族和大臣的反对。看来她在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中定有功劳,而且本人也有相当统治能力,使臣下驯服,社会安定。他的去世代表着西辽由对外扩张的时期转变为加强对内统治的时期。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14 14:59


称霸中亚:西辽大败塞尔柱

1137年西辽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向外扩展。它首先进入费 ...
小时候,我的历史课确实不咋地

爱表的上海人 发表于 2014-5-14 17:04


小时候,我的历史课确实不咋地
西辽的历史基本被所有的中学教科书忽略,辽朝历史除了澶渊之盟没有别的,完全是汉族王朝本位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14 20:03


西辽的历史基本被所有的中学教科书忽略,辽朝历史除了澶渊之盟没有别的,完全是汉族王朝本位 ...
我学习了,感谢你的普及。

呵呵,看后生发的帖子,更知______有志不在年高!

好帖好帖。

慢慢读,长知识。

ruihang 发表于 2014-5-14 21:45


呵呵,看后生发的帖子,更知______有志不在年高!
呵呵,不敢当,我已经在拙作前面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一个荷筱织履,引车卖浆者流而已。写这篇东西纯粹是应了一个朋友的邀请写的,自己也没消化多少史料,只好硬搬了。

爱表的上海人 发表于 2014-5-14 20:05


我学习了,感谢你的普及。
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

schen 发表于 2014-5-15 03:07


好帖好帖。

慢慢读,长知识。
记得写个读后感啊...我把叶密立和虎思斡耳朵这两个地名安在不同的论坛上可是内有玄机的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15 04:54


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
还是应该感谢:lol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15 04:55


记得写个读后感啊...我把叶密立和虎思斡耳朵这两个地名安在不同的论坛上可是内有玄机的 ...
好期待

叶密立=watchlead

虎思斡耳朵或许会等于表态网,看看日后怎么发展了。

看糊涂了,以前的知识积累跟不上文章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