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釉里红笔筒
12回复

   面包哥玩具之小雅釉里红笔筒
 
 
说到小雅这个牌子,是和春风祥玉、九段并称是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的级别。虽然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窑口众多,高手如云,但论这十几年间势头之盛还是上三家。小雅主人阮定荣先生,早年沉浸于明清旧瓷之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最著名的青花又以大师王步为开模,分水和釉水都有相当高的素质,其作品从扶桑起步,之后雄霸中原,民间号称“小件王”。其价格,杯子几千壶几万的,簇拥者众多,也算是为中国瓷挣回了大把面子。
 
这个笔筒的名字很长,叫做“小雅携琴访友冰梅开窗青花釉里红笔筒”。如果你嫌太长,就叫它釉里红笔筒好了。这个笔筒,一个是少。少到至少至今还未见到一模一样的;第二个是古韵十足。随便往茶桌书案上一摆,插个花花草草的,格调一下提高十八倍。
 
(一)冰梅
什么叫冰梅呢,先要说说梅花。这种花卉是“梅兰竹菊”四大之首,开放在冬天,十足能表现中国文人的孤傲高洁的气质。梅花被赋予了吉祥平安的寓意,古人认为,“梅花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今人则认为,梅花五瓣,寓意着五福临门、五子登科。而所谓冰梅,简单的说,就是梅花为白,底子为青,等于以青花晕染底色,留白出梅花造型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同冰清玉洁的梅花盛开在一片蓝天之下,凌寒独开傲然吐艳,这比直接在白底上绘上青花图案表现的手法更加强烈。康乾时期的冰梅,还有极少部分利用真的冰裂为枝为干,实为罕有。绝大多数的冰梅,青蓝底用分水,显得层次更加丰富。
 
(二)开窗
开窗,则是古代绘画乃至陶瓷较为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简而言之就是画一个窗户,将要表现的山水、风景、人物等常用主题,以透视的手法,放在窗户里,以做到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哲学意味。这种开窗的表现手法,常常也被运用到苏州园林的设计中,非常有国韵。
 
(三)题材
这只笔筒的题材算是比较常见,叫做携琴访友。这个故事最早源自中国传统的伯牙会子期,一曲高山流水动人心魄。后期很多文人依据此故事改编绘制了画作,比较有名的有范宽,文徽明,戴进,黄嗔等等。单纯从画面看,清代的上睿的镜心应该是和此笔筒的内容最为接近:一图为湖山远眺,落日雁飞,下部小桥流水,老者持杖,幼者携琴,过桥去访幽居之友。另一图为老友闲坐屋中待客,整体构图简洁,境界开阔。景物聚散合度,虚实相生,笔致松秀,色调清新。
 
(四)釉里红
小雅的釉里红,绝对是中国现存最无法挑剔的古法釉里红,讲究的是纯料古法发色,红色较暗,严格讲应该是红褐色系,显得非常古拙,釉里红发色部分不流不糊,边缘比较清晰,发色的釉中气泡略大,釉面有少许不规则的隆起。我对比了很多明清,尤其是康乾时期的馆藏釉里红图片,应该说小雅的釉里红发色特征,尤其是用于山水题材的发色,更加和馆藏古瓷的发色乃至韵味接近。而从小雅釉里红的使用范围看,树木花卉的效果最好。说到小雅的釉里红,不得不说到江湖最盛的春风祥玉的青花釉里红。我认为,如果说春风的釉里红霸道十足,让人过目不忘,好像大开大合的少林硬功夫,小雅的釉里红更近古意,初看无味,细品出味,再看回味,好像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的武当派。
 
 
(四)笔筒
历史上的笔筒,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三国 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最早记载了笔筒:"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 而瓷质笔筒,据说始于宋,盛行于明清。从清代瓷笔筒的形制上看,清代前期的筒高,胎体厚重,底部无釉,康熙则筒低,胎壁适中,底为"壁足"。雍乾后,体略宽,胎壁略薄,其底为"圈足"。从此件风格看,模古应该近雍乾后风格。
 
(五)此器
冰梅开窗题材,在小雅来说也不多。相对能看到的有杯,不太常见的则是壶,再稀罕的是水盂、香炉和笔筒了。而大部分近年的冰梅开窗杯壶,发色浓郁艳丽。但这只笔筒,发色淡雅,冰梅部分分水运用洗水,笔尖浓,笔肚淡,色阶大;山水部分的分水也是采用了康乾风格,古意十足。此器属于小雅珍玩,是品牌中高端的系列。从存世量应该极少,从各大收藏论坛上和小雅收藏家的微信群里目前暂时尚未看到相同的东西。应该是一件可以把玩典藏的佳品。
 



好美。

完全不懂,进来学习

看看细节

很好玩,真正中国的东西//@avr :

看到价格 怕怕//@老表迷pp  发表时间:20分钟前 :很好玩,真正中国的东西//@avr :

进坑了

请问,什么是分水和釉水。

好东西太多,钞票太少。。。。。

我对景德镇的瓷器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上面青花图案是逐一手工绘画的还是移印的